湖南大学生网
查看: 150|回复: 0

[吉大特色]《使命》——吉首大学电视专题片 [复制链接]

Rank: 1

发表于 2011-2-15 23:50:44 |显示全部楼层

使 命



【电视专题片】


制    片:游  俊
策    划:张建永
剧本创意:张建永  向延桃
解 说 词:张建永  佘佐辰
摄    像:向延桃
编    辑:向延桃
音    乐:张茂瑞


【凤飞千仞的片头设计。
1、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凤凰北门码头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他的关于湘西的交响乐《地图》,给人展示了湘西的神秘和醉人的美丽。
2、在《地图》宏大叙事的旋律中,巨浪击打礁石,推出片名《使命》。
3、黑底切出著名学者潘懋元讲述吉首大学的画面。
    字幕:中国著名学者,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
【潘懋元先生同期声:前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同志来视察的时候,曾经说过“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我听了这个话之后不完全理解。吉首大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湖南的骄傲呢?我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到湘西转了一圈,接触了方方面面的人物。我了解了┅┅】
【湘西大峡谷湍急的河床,几个漂流勇士在惊涛骇浪中飞向峡谷深处。
    航拍湘西,崇山峻岭、茂密丛林、旭日东升、云海漂游、南长城、张家界风光、土家苗寨;各种民情风俗等叠画。】
【解说】
    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的这个疑问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一个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学究竟凭什么成为“湖南的骄傲”?这个建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仅处于低水平地区的大学,能够成为“惟楚有才”的湖湘大地的骄傲吗?她没有峨冠博带的院士,没有赫然百年的历史,没有发达的地方经济作后盾,没有便利的交通网络相依托。从她建立之初,就一直在贫困纠缠中艰苦奋斗,在落后环境里顽强崛起。
    要读懂吉首大学,读懂这个高等教育的个案价值,读懂前总理朱鎔基同志的评价,必须首先读懂湘西。
而有人说,要读懂湘西,必须读懂湘西的水,湘西的山,更要读懂湘西的人和事。
    八十多年前,一个湘西人沈从文,通过自己的笔让世界知道了湘西,了解了湘西的苦难、凄美和滴水穿石般的执着;五十多年前,又有一个湘西人黄永玉,通过自己的画让世界知道了湘西,懂得了湘西倔强、雄强和烈火般的激情;几年前,还有一个不是湘西人的“湘西人”谭盾,通过他的交响乐让世界知道了湘西,体味到湘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
【推出谭盾指挥交响乐《地图》的画面】
【解说】
    那么,什么是湘西?有人概括,湘西就是千万年封闭,百万人贫困,十万座大山。也有人说,湘西是灵山秀水,蓝天白云,民风淳厚。湘西,以少有的“二元对立”,世世代代向世人阐释着梦魇般的矛盾现象。
    千百年来,多少湘西弟子选择了背井离乡,因为这里太贫穷。多少士子官人被流放这里,还是因为她太贫穷。毛泽东同志在论述红色根据地之所以可以在僻远荒芜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各大军阀在争夺地盘时,总是要抢占富庶之地而遗弃贫穷之地。正因为这样,湘西工农红军才得以在这里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空间。
【湘西落后的乡村景象:落后的农耕手段、艰险的自然条件,简陋的乡村中小学】




【解说】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2100万。这一地区的共同特征是“老少边山穷”,是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按21世纪第一年的国家统计数,这一区域人均GDP为3685元,比全国水平低53.28%。湘西农民的收入不要说和全国比,就是放在西部平均水平上看,还低399.96元,比湖南省农民的平均收入低出一倍,至今仍然有65万人民没有脱贫,这个数占湘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
贫穷是天生的吗?
既有天灾,更有人祸。
这里自然资源丰厚,但生存条件险恶。千百年来,历代统治阶级对这块土地从来没有停止过征战绞杀。从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来看,早在先秦时代,他们就有了和中原人民一样璀璨的宗教、艺术和农耕技术。但是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他们丧失了人类最为宝贵的文字创造所需要的稳定的经济环境。战争的酷烈、生存的危艰、迁徙的动荡,丰富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一直被迫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而丧失了文字创造的机会,这种状况对这一区域的民族来说“哀莫大焉”!
他们长期生活在战争和迁徙中,生活在野兽都难以存活的恶劣环境中,没有相对的宁静让他们把已经可以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语言,固化在可以阅读的符号上。于是,他们成了拥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而文字是保存生产技术,生活经验和思维成果的最佳载体。他们那些原创性的精神成果常常被漫长的历史时间风化而消散了。正是这样,当近现代中国社会开始快速进步时,湘西,再一次掉队了。
颇有思想的理论家说,治穷先治愚。文化的落后,是这一区域长期贫困的重要根源之一。甚至到1990年为止,全州人口中,大学毕业生人数每百万人中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3.8%。在中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远远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现实里,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更为严重的摆在湘西人民的面前。湘西人不可选择的继承了历史摊派的简陋而贫穷的现实,它成为草创之初的吉首大学与生俱来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为着根本改变湘西的贫穷落后,它必须思索自身的办学定位、大学功能。
【吉首大学早期照片叠画:创业过程。】


建校时学生自己动手铺路



【解说】
    1958年,一所板车推出来的大学就这样诞生了。
    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为湘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殚精竭虑,宵衣旰食。汗水凝固成大厦,庇护着千千万万穷孩子,心血化成春风,沐浴一代代青年学子。吉大人以特殊的吝啬,对待自己的生活,紧缩钱袋,出差坐硬座,睡地下室。吉大人还以特殊的大方,对待教学和学生。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无私无怨的献给了吉首大学。


师生情  老教师辅导学生(59级数学学生)



    截至1997年,吉首大学办学三十九年,国家累计投入不到7000万元。这样一个数字,放在任何省会城市,不够一幢高层建筑下一个基脚。但在吉首大学,它成了奇迹创造的物质基础。数代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主意,想办法,守望着湖南西部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满怀希望地投身到教学和科研上。为了让每一个“铜板”最大值的发挥作用,直到2003年,学校才开始发放课时津贴。几代吉大人就为了一个使命,为了早日建好大学,早日给湘西人们带来福祉,用清苦的生活,阐释吉首大学教育的功能,一点一滴蓄积生命的光与热,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冲出地壳,顽强地把吉首大学支撑了起来。
最早的学校校景。吉首大学医学系镜头拉远的镜头】
【解说】
    她从建校之初的中文、数学、冶金和机械四个专科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四十二个本科专业。从首届189位大学生,发展到13000多名大学生。从二三十几位教职员工,发展到现在的近一千五百多教职员工。从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借宿别的单位来办学,到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19.1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0.68万平方米。从几千册图书到现在的图书文献总量155.39万册。从几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到现在的10335.85万元,生均达到7257元。这些巨大的变化,可以最抽象的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领导;但不能不更深刻更具体地看到,近五十年来,参与学校发展的每一个吉大人所付出的心血和力量。许多本土知识分子,像守望家园一样,把青丝换成了白发;更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分子,把吉首大学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长于富庶发达之地,献身贫穷落后之域,从血脉里到思想,滋长出吉大人的精神“基因”。




    一位已经故去的优秀共产党员,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同志,在很多人并不看好吉首大学的时候,就非常超前的看到吉首大学的社会功能和她的办学特点。
【郑培民同期声:吉首大学是一所设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优势。那么什么是吉首大学的优势呢?就是要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有自己的特色,紧密地和湖南特别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解说】
    培民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吉首大学办学过程的总结,也是一种高屋建瓴的鞭策。
    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官员和教育理论家曾经非常同情地看到贫困地区办教育,特别是办高等教育的艰难性,他们以精确的理论逻辑推导出,要改变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这类地区的优秀高中生送到大都市的大学培养,然后再回来建设家乡。应该说,这种说法理论上是周延的。但是,历史和实践不幸而嘲弄了这种理论。建国几十年来,湘西弟子考到湘江边的回来不到百分之十,考到长江边的回来只有百分之三五,考过黄河的,故乡只能遥看他们的背影。于是,整个逻辑被颠倒过来了,不仅不是发达地区给不发达地区培养人才,相反,却形成了对不发达地区人才的掠夺。
    这样一来,中西部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建设人才形成了极度匮乏。没有人才,所谓中部崛起,西部开发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吉首大学正是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悖论中,看到自己发展的空间、机遇和战略价值。
    于是,吉首大学十分理性地将办学服务定位为“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边区,服务基层”。把学科专业定位为“以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发展应用学科专业,重点扶持与湖南西部及四省(市)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把人才培养定位为“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个性的要求,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在实践基础上,有的放矢的理性认识。


2004年12月我校人类学田野工作基地挂牌仪式我校师生与当地人们留影



2008年3月我校医学研究所与医学生创新性实验室挂牌



    潘老先生洞悉这种情况,正是从这里,他理解了前总理朱鎔基同志对吉首大学的评价:】
【潘懋元讲话同期声:吉首大学培养的人才,在湘西自治州起了很大的作用。湘西很多都是吉首大学的学生。因此我认为,吉首大学之所以成为湖南的骄傲,是因为这个办学特色,而这个特色收到很好的效果。吉首大学是什么?我认为吉首大学的特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少数民族的人才的培养跟少数民族的研究。】
【解说】
    办学48年来,学校共培养了50000余名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湘西州各条战线的吉首大 学毕业生有30000余人。在全州各类学校教师总数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占60.87%,其中中学教师75.5%,中专教师占60.37%,大专院校教师占39.58%(不含吉首大学)。全州医疗卫生部门医务人员总数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6.9%。行政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5%。全州处级干部,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5,4 % 。本届州委委员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占41%。
    试想,如果没有吉首大学的存在,湘西这几个百分之几十将从那里来?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吉首大学的考察,他认为:
【费老的同期声,黑白画面:看到了吉首大学,我很支持。我们应该有一个大学来向这个地区服务,培养它所需要的人才。我是主张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州一级之上,就得有自己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我希望办得更好,吉首(大学)作为一个标本嘛。】
【解说】
    吉首大学在贫困地区办出了不“贫困”的大学。她的学生知识不贫困,思想不贫困,精神不贫困。人人抱定“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在学校历届毕业生中,优秀人才辈出。如原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他从土家山寨走出来,经过吉首大学的锻造,一步步成为党的高级领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湘西州民中教师米立华,立足中学讲坛,数十载耕耘,硕果累累。文化实业家刘文武出手不凡,处女作《雍正王朝》一举红遍全国。然后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强劲势头,几年中接连推出《乾隆大帝》、《走向共和》和《军人机密》,成为中国影视界的著名制片人。】
【剪辑刘文武几部电视的经典画面】
    吉首大学在艰苦中创业,在奋斗中发展。她在边区,在山沟,在离省城五百多公里的贫困区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价值的支撑点。她像当年延安的“抗大”一样,用穷则思变,用壮士断腕的坚毅,激励全体教职员工,把教学和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把“卓越”和“优秀”灌注在学生的骨髓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发扬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刻苦学习,不甘人后。
【画面: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侃侃而谈,正在讲“煮酒论英雄”一节】
【解说】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以其独到的风格,纵横捭阖的气势“品三国”,品了三国,他又品起了吉大:
【易中天同期声:吉首大学我有过接触,我到过吉首大学,也招过他们的学生。我觉得这个学校呢,他的学生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非常的勤奋,第二是非常的好学,第三呢,还非常的聪明。我在厦门大学指导的这个专业02年开始,就有吉首大学的人来报考。从02年到06年三连冠,有三届都是考第一名。但是每一届都有人考上我们的专业。这说明这个吉首大学她本科教学质量是很过硬的。因为和他们一起下考场的,还有我们厦门大学自己培养的学生,还有全国各地来的考生。他们能够取得这样一个优异的成绩,确实是非常让人欣慰。】
【解说】
    学者的评价代表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理论应用水平的认同。这是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视角。另一个关键视角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否适应时代的需要,能否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湘西考察之后,他说:
【(字幕)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长周伯华来吉首大学视察。(同期声):昨天好像是在龙山县内溪乡卫生院,十一个员工,十个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十个都是我们吉首大学毕业的。那十个同志,当地的老百姓反映是很好的,说吉首大学毕业的学生质量是比较高的】
【解说】
    吉首大学毕业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他们扎下去,就努力长成一个大树,用自己的生命绿,给湘西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吉首大学对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人才需求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没有吉首大学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这一区域数万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队伍。吉首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承担起了人才库、智力库的历史使命。



    “十五”期间,学校建成8个省级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体育学、音乐学、物理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新闻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拥有民族学、民族传统体育、湖南人口发展研究基地、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湖南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五个省部级重点研究中心。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大赛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各类奖项48项,省级各类奖项114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建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体育基本功大赛一等奖5项,囊括理论知识竞赛的全部第一名;音乐舞蹈学院夺得国际合唱节银奖1项,全国大学艺术专业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编导一等奖各1项。“用友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团体二等奖1项等。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4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专业英语四级统一考试一次过级率为65.4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日语专业2004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专业日语四级统一考试一次过级率为85.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86个百分点。
【画面:各种教学活动、参赛活动场面】
    很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外国友人说,山沟里也能出马克思主义。吉首大学则用自己的勤奋,向世人证明,山沟里还能出高等教育。
    通过对吉首大学的深入考察,潘懋元先生还看到了学校第二个特色。
【潘懋元先生同期声:另一个方面,吉首大学的生命科学方面很有成就,主要的是以湘西的这个地方的独特的很可贵的动物植物作为她的研究对象。这是其他地方所得不到的。吉首大学如果是在这些特色方面能够很好的发展,那不光是对全国有影响,可能对世界也会有影响。】
【解说】
    吉首大学数百教授、博士和教学研究人员,立足湘西,以敏锐的目光,跋山涉水大搞田野调查,青灯黄卷深研学术问题,数十年如一日,执著关注这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社会发展问题,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课题440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课题3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几年在全省几十所高校中列位前三位。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项。成果转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吉首大学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上,紧紧扣住服务湘西的历史大命题。生态学学科、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学科,针对湘西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研究新格局。
    他们依托湘西丰富的锰、锌、铝、钒、钼、钾、镁等矿产资源,开发新型、低耗、高效、清洁的应用技术,研究了低硒、无硒高纯电解锰新工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对传统提钒工艺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无盐焙烧提钒新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探索出从钾长石中提钾的新工艺,其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博览会金奖。
    以猕猴桃系列产品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年产值近亿元。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扶贫开发项目,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栽种,仅湘西自治州种植面积就达10万余亩,“果王素”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际空白”。猕猴桃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帮助湘西中高海拔地区近10万农民摆脱贫困。仅仅是这一点,吉首大学的科研和经济成果,就使得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转化成巨大的社会政治效益,成为地方政府扶贫攻坚战略不可替代的主力军。
    生态学科研人员共获得多项国家自科基金课题。三项湖南省自科基金、教育厅、科技厅课题。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其中SCI、EI收录11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出版专著5部。这些课题及成果绝大部分都是以湘西自然资源的开发为研究对象的。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学科,1989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多项成果被地方政府和企业所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科以“大湘西”区域研究对象,开展了众多科研活动,显示了鲜明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的特色,得到了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组织好评,经湘西自治州税务机关确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达4100万元。
    民族学学科研究立足于中国南方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进行了系统研究,近几年来,民族学的“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利用文化制衡作用控制水土流失的可行性研究”、“《百苗图》研究”、“抑制宗族势力,巩固村民自治成效实施方案研究”、“多民族混居区域权力样态及权力司法保障研究”、“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研究”等七个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同时还承担3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研究,努力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和方言研究相结合。他们充分利用湘、鄂、渝、黔、桂边区多民族杂居、语种丰富、语言接触和交融情况复杂的地域语言资源优势,在语言接触研究和语言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给濒危语言——土家语建立了语音档案资料库。抢救了濒危语言,保护了民族地区的文化,为维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主持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高脚马教学训练竞赛规范研究》得到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高脚竞速”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他们挖掘、整理和张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培植民族自信心起到很大作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确立吉首大学为国家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
    文艺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一般基础性研究,在湘西地方性研究方面,找到了张扬自己特色的阵地。近年来他们在地方人物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沈从文研究蜚声海内外,推波助澜地提升了大湘西的声望,凸现了凤凰历史文化旅游的价值和审美格调。现在,他们又独具慧眼,开创了艺术大师黄永玉的个案研究。毫无疑问,这项研究,将把湘西人物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该学科已完成了1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了28部学术著作,获得了18项省部级课题。
【画面:沈从文研究、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
    张永中同志作为文学院专攻沈从文研究的学生,九八年出任凤凰县副县长,现在是全国人大代表,凤凰县委副书记,县长。他把大学里学习和研究过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永中同期声:凤凰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一个县,怎么把这个东西,把我过去的知识积淀运用到现实工作里面,所以当时考虑怎么把凤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个什么方式转化成为经济的优势资源,当时我就提出了文化和旅游整合在一起的文化旅游概念。这个概念一提出以后,恰恰又符合当时省里、州里对凤凰历史文化发掘开发的要求。我就把我这个知识长处用到指导我的工作过程中。在我有这一个比较明晰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后),所以我当时在投身抓这个凤凰文化旅游产业这一块,进入角色比较快,切入点也比较准,最后形成凤凰目前这个日益发展期起来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兴旺这么一个态势。】
【以上这一段,可以叠画吉首大学科研成果奖项、湘西农民和田儒斌谈猕猴桃等画面】
【潘懋元讲话同期声:尤其使我感动的,是我跟许多湘西的干部老师谈话的时候,他们不讲吉首大学怎么怎么样,而是说我们的大学怎么怎么样。他们把吉首大学作为我们湘西的,人民的,自己的大学。】
【解说】
    的确,吉首大学不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远离普通大众的“精英教育”和“学术象牙塔”。用这所大学校长的话来说,它是一所贴近民众、服务百姓的“平民大学”。
【用遥臂、轨道车等手段;画面:游俊在风雨桥上面对镜头:同期声:吉首大学作为湘西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不断满足该区域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切实帮助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我们把这一点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与生俱来的特殊使命。因此,我们提出了“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即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成湘西老百姓最需要、最受欢迎的大学。实践证明,学校立足民族贫困山区,艰苦奋斗,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已经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镜头从游俊头上掠过,从综合教学楼、图书馆、音乐学院、齐鲁大楼至科教中心进行大视野展示】
    吉首大学作为一个普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一区域广大人民群众眼里,她和经济发展,文化提高,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和自己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吉首大学把她自己无形的大学边界扩展到广袤的中国中西部的接榫区域。
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同志曾经三下吉首大学指导工作,看到吉首大学快速稳健的发展,非常高兴。
【周远清同期声:吉首大学是我们国家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一所综合性大学。这个大学非常有特色。她紧紧地围绕湘西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湘西地区的发展服务。这个学校有十几个硕士点,并且现在这个学科的建设,教师的水平,学校的发展,都处在这个学校建校以来最好的时期。学校在全国影响也越来越大。】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我校南丁格尔得主周娴君颁奖



【画面:各种动感极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风光大角度展现、各种国际性会议开会大场面、尉建行等访问吉首大学。陈至立、周济访问吉首大学。在文学院演播室里】
【陈至立同期声:虽然这所大学是处在我们国家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但是,广大的师生员工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这所大学办到了今天这个相当水平的大学,而且为地方经济,不仅是湖南省,还为我们周边的其他省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所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是高级的实用型的人才,还发展了产业,带动了自己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所大学的办学路子是特色非常显明,路子也非常正确。】
【画面:曾庆红访问吉首大学场面】
【曾庆红同期声:看到咱们大家真高兴,我都年轻了,忽然年轻了科教兴国未来是要靠你们啊!】
【朱鎔基在人民大会堂与湖南省代表会面】
【朱鎔基同期声:我上次去的时候确实出乎意料之外,我没想到在湘西能够建设这么好的一所大学。】
【画面,朱鎔基在学校教职员工的欢呼声中走到风雨桥上。吉首大学校歌起:
武陵秀,千峰清,我们风雨兼程。读书破万卷,铁肩但重任。漫漫人生路,长啸凯歌行。啊,以人名校,奋勇攀登。望前方,凤飞千仞,鼓翼凌云。
沅江碧,澧水清,我们与时俱进。传中华文化,播现代文明。弘扬独立人格,张扬自由精神。啊,以业报国,求实创新。看明朝,薪传八方,霞蔚云蒸。】
【画面:在校歌中,朱鎔基同志满怀深情地赞扬: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



【画面:大湘西崇山峻岭,长川大江,在这些画面上叠画朱鎔基、曾庆红、陈至立、周远清、潘懋元、易中天讲话的镜头。叠画学校各种教学、科研、文艺、体育场景。叠画吉首大学几大校区风光。】
【解说】
    在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吉首大学十分普通,在这众多普通大学中,她又显得十分特殊。她东临衡岳,西接巴蜀,北靠长江,南襟苍梧,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极其个性化地张显出特立独行的大学个性。她紧紧拥抱这块滋养她成长的红色土地,又以一种无限的创造力回报、润泽这方水土。
    沈从文以其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毕其一生精力,把讴歌湘西作为生命的主题,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完成了表达湘西的使命。黄永玉同样特立独行,还在尽情挥洒浪漫情怀,把美化湘西当成天赋主题,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大师,完成了歌颂湘西的使命。吉首大学生于贫瘠,长于艰难,成于奋斗,立于创新,以其独具匠心的视野和胸襟,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正在高等教育的杏坛上,肩负服务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历史主题,把建设这一区域作为永恒的使命而为之奋斗不止。
     注:此文章为吉首大学电视专题片《使命》脚本


吉首大学
“使命”专题片创作组创作并摄制

大学生要找工作,就上湖南大学生人才网..
长沙理工大学自考在线报名咨询!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广告投放|手机访问|无图访问|联系我们|湖南大学生网 ( 湘ICP备10000310号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部份内容来源网络和网友发布,供大家交流学习参考之用, 版权归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Powered by 5+7WorkRoom System by Discuz!X2

© 2008-2011 XunNets.com

回顶部